文学馆 > 风中的火焰 > (118)

(118)


重新回到查看新闻网页去继续本职工作时,悄然中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无意间留意到就在我身旁的窗外,是办公区各个楼间不断走出的下班人员。在天气彻底变暖的时节,着装明显靓丽多彩起来。任何或许出于同样设计而一模一样的大楼出入口中,单调的泥土下会冒出各种纷繁缤纷的花草般,不停地变换着展现给世人的姿态。

        不过,我忽然莫名的有种感触,就是已然下班出门的人群,和我们这样依然埋头于案头者一样,日复一日地从一堵堵砖石构造、透明玻璃装点的无数的围墙中走进走出,在看不见却密集存在到出历史上任何军政强人严防死守的网络布控中,使用、寻找、接受、也是被迫依附和仰仗着它带给我们当今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切。

        网络,或是说中国的网络,比这个数字化虚拟出来的现代核心事物,更加严酷但隐蔽的一堵堵墙,则无时无刻不在束缚手脚、蒙蔽双眼、闭塞两耳。因此,不知会有多少可用亿万单位计算的国人,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便“天真”地成为卢梭所说的“人之所以会走入迷途,不是他的无知,而是他自以为知”。

        “那是不是我们这样天天看着最新的消息,还不断努力复制着予以传播扩散的人,恰恰是最陷入迷途,同时主动要进一步毒害更多的人呢?”甚至像马基雅维利所说“为了统治成功运作,就不得不背信弃义、违反正道”,而我们是替他们宣传的帮凶?念及此处,我不禁以一种此前从未有过、体味不清的“怪异”心态,专心看着自己刚刚布的一篇编译,原报道是来自日本《朝日新闻》品评“一带一路”的文章。

        按照公司内部不成文的规定,日美欧的媒体中,往往每天都新出来多到数不清的具有“偏颇不实”、“负面歪曲”、“刻意诋毁”、“嫉妒污蔑”性质的对华报道内容。因此,每一回利用时,都必然和所有同事一样,将其毫不犹豫地仔细过滤一番,务求“除恶必尽”。而这一篇,我的目标,就是要充分展现出“一带一路”战略,给沿途国家带来的,是经济展、幸福便捷等等优点。

        半年多的历练下,经我如此一番妙手点化,原文就改头换面成了一篇由日本人原创、夸赞中国政府的上佳材料。当然,只有这样,才可以堂而皇之地刊登在众窗的页面上。而且,一旦网页的管理人员认可,署有我笔名的这篇稿件,就能放到显著位置。

        我也必须承认,即便如此下足功夫,对好位置的期望,我目前并无成功的自信。毕竟,这样风格的报道,在我们这个众窗,不要说国内新闻处,即便国际新闻处,也太司空见惯了,整齐划一得仿佛大工厂流水线分分秒秒产出的玩偶,全部一个模样,还动辄数量惊人,想要出人头地的确不易,至于某一篇会入选当月优秀稿件,我几乎从未奢望了。

        毋庸置疑,不说与专业的中国媒体人相比,即便在众窗国际新闻处,与我周围这些“小年轻”、但已从业大都过两年的编辑们相比,要论起利用外媒颂扬中国国政,还保证力度恰到好处、不留痕迹,同时格调高妙、论据充足,我目前认识高度、体会深度等方面,确实一向无法名列前茅。

        另外,我这种对自己过的稿件进行的检查,主要还是看看有无审核会认为的错误,二来,是尽量避免与原报道出入过大,以免引纠纷。毕竟我在报道中点明了出处。然而,就算是和中国新闻界关系曾经最为亲密,在1966到76年间,其办事机构能够成为唯一不被中国大6驱逐的这家日本媒体,近些年的对华报道倾向,被怀疑越来越不够“友好善意”、缺乏“挚诚客观”。引用内容稍有不慎,我实在害怕会有洪运铎不幸遭际的同时,也怕“改编过度”,引起原报道方的质询等纠纷。

        正看得觉着毫无问题,樊静文来微信,说我有一篇今天中午布,引述《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的中国经济明年会有下行压力,网页那边要求改或者删掉,要不就添一些反证的数据材料,因为中国这时候正开“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全球无数头面人物来华,铺天盖地地宣传攻势下,经济前景无论往多好了说,只嫌力度不够,怎么能这种添堵的“外媒阴险论调”?

        赶紧回了句“好的,我看一下”。疲乏中,心情烦躁地从操作后台打开那篇报道略看了看,也不管合理与否,先删掉了“不当”内容,怕操作稍慢,会被页面删稿,暂且就这样重新布了,想着再搜出一些依据后添上。

        由于我的报道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112/112632/4866745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