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秘荒 > 第二十三章:才知人间路短

第二十三章:才知人间路短


时间缓缓流逝,端木之胸中气息已然耗尽,身躯在水中沉浮不定,眼中却异彩闪烁。

        庞大的生机纷纷涌入经脉间,胸中堆积的浊气轰然四散溢出。他只觉得一阵神清气爽,凝元气出声成线:“感谢亦湘姐姐传我神术。不过能不能让我先从水里出来,这里面确实有些冷。”转眼之间他竟以鲸息术悟通传音之法,在水底遥遥向罗须亦湘致意。

        罗须亦湘悚然一惊,这才不到半个时辰,颇为艰难晦涩的鲸息术他居然已经悟通。

        这已不是天才可以形容,堪称妖异之资质了!

        就算是自己,海神帝宫少君!当初修行此术亦耗费了半日时光,在深海中饱受折磨。心思震动之下,竟不察端木之忽从水下冲天而起,庞大的生机不及敛去,带起了大片的水滴,如同暴雨一般落在整个湖面。

        水滴密密麻麻缓缓落下,在月光中反射出光怪陆离的光芒。只见罗须亦湘不防之下全身湿透,微微卷起的长发贴在额头上,黄衫紧紧贴在一具堪称完美的玲珑躯体上,胸前的峰峦叠张与壮阔,腰间的盈盈一握如柳枝,笔直的修长玉腿。罪魁祸首端木之站在水花上张大了嘴巴,望着罗须亦湘只觉得口干舌燥,如遭雷击,心中如有万马奔腾,击打的心脏通通作响。

        罗须亦湘看着端木之的奇异表情,垂首这才发觉窘状,脸上神色大变,雍容气度、少女矜持一瞬间便抛诸脑后:“淫贼,你还看!”尖锐的厉喝瞬间惊醒端木之,只见少女已如受惊小鹿飞速退回岸上,顺手还远远拍了一掌过来。

        “啪”!满脸羞愧的端木之正准备解释几句,只觉脸上一阵火热,空气中的掌风已实实在在落在他的脸上,一个秀气而充满愤怒气息的掌印便鲜红的印了下来。

        片刻之间,凝神吐纳的海心婆婆便已苏醒,盯着藏在自己背后的罗须亦湘,又望向不知所措的端木之,不禁大笑。

        罗须亦湘恨恨的将目光刺向少年,元气一震,衣衫尽干。堂堂海神族少君,向来尊贵,何曾遭遇如此窘状?她勉强敛去激荡的心神,附耳在海心婆婆低语。

        海心婆婆闻言脸色一变,浑浊的目光中带着一丝锐利之感道:“他并无我海神族血脉,竟然有如此绝艳之资。此事,奇怪!”

        罗须亦湘掩去羞赧神色担忧道:“他应该没有问题吧?”

        海心婆婆脸色缓和:“这个无需担心,我观此子所言不虚,心怀坦诚,有赤子之心。否则少君您又怎会传他鲸息术?”她露出了一股奇异的神色。

        罗须亦湘脸颊一红,分辨道:“神族女儿,恩怨分明。他斩杀叛徒呼延真,送一门鲸息术又有何妨?”

        说起此事,海心婆婆复又面沉如水:“百年来劫神岛一直与古式一族暗中勾结,想不到他们居然敢把最后的脸皮撕破。他们所谋不过凝水宝珠而已,可呼延青花就是想破脑袋也不会料到少君乃天命所归之人,早已与凝水宝珠融为一体。”她冷笑连连,“呵呵,少君之位已定,天下谁有能夺走?”却生出一股自豪睥睨之感。

        罗须亦湘眉目一展:“婆婆不必生气,我早已看出那呼延真心性有所隐藏,只是未曾料到劫神岛敢背叛神族。如此毒瘤,早日切除也好,否则日后更是难缠。”

        海心婆婆冷声道:“想我海神族当年纵横四海,天下群豪莫敢不从。可多罗海之战后,人鱼一脉大君遭人暗算,神族全军溃败。我们不仅被迫举族离开天启之地多罗海,退缩北海之畔,还要忍受无尽的盘剥蹂躏,子民困顿不堪。可恨啊可恨!”

        罗须亦湘站起身来面朝东方,衣衫随夜风飘动,她肃颜道:“海神族罗须氏第一百二十八代女罗须亦湘在此立下誓言:待我学艺归来,真正登临少君之位,必将带领海神族子民脱离无边苦海,重整昔日荣光。一生唯有此志,天地为鉴、青丝作证。”誓言沉沉入耳,似是无形重担压在她稚嫩的肩膀。

        罗须亦湘凄然一笑,转头对端木之说:“我所求的是海神族子民的平等自由,没有压迫与盘剥;我要的也只是这四海清平,再也没有燃烧的战火。”

        端木之心神震动,虽然他偏居一隅,与世隔绝,但从罗须亦湘的誓言中却感到了无尽的悲痛与决心。他重重点了点头:“我明白。”

        罗须亦湘轻轻道:“其实你不明白,因为你没有见过那燃烧了整个大海与天空的毒火,也没有见过那血流万里、浮尸眼前的景象。生命被瞬间吞噬,也包括手无寸铁的妇孺老弱。我的生命就是为了熄灭这火而来,可以用鲜血,也可以是我的生命。”

        端木之已在少女罗须亦湘的身上感受到了太多,他忽然觉得自己的人生太过浅薄,缺了太多东西。因此他只能默然。

        罗须亦湘此刻响起了太多,记忆深处的片段缓缓翻转。

        她忽然想起一首古曲,这首古曲湮没在海神帝宫里的泛黄残破古卷中,七岁那年她擦去了古卷上厚厚的灰尘。自此以后的无数深夜里,她都会坐在高大的屋顶上,在星辰月光下感受咸湿的海风,低声吟唱这首古曲。

        “与你别离青丝与时光,枯荣岁月也不觉冗长。只见眉间忧愁她彷徨。恨春风得意挂一枝玉树风铃响,看悲欢来去叠四海夕阳西下长。韶华三百年,梦里故人泪轻淌。山水有人家,顾首她已白发长。

        曾有香草盛开了南墙,心头熹微谁留下辰光。燕已南飞心头字三行。浪花渐离去叹落雨时节心微凉,才熏得往事似晚花红晕染白江。埋骨你心头,孤坟孤影酒二两。桃花与小楼,却话当年云影长。

        借问百年风雨,何时春秋凉?才知人间路短,唯君在身旁。”

        “才知人间路短。”端木之轻声自语,看着在歌声中与月光共舞的少女,他觉得心中好生疲惫与难过,或许这样吧:“等解决了体内图腾之光,就与她一起去熄灭这四海烽火,一起感受这天地之间的自由。”他心中思虑万千,竟说出声来。

        罗须亦湘大笑道:“做我的小跟班?那也太差劲了,带着一根木头,岂非让天下人看了笑话?”

        端木之正恼怒悔恨,便纠正道:“端木之,不是端木头。”

        银铃般的笑声忽然停下,四周静寂如常。

        片刻,三人便已离开这片湖泊,藏在水底的耐寒小鱼儿这才缓缓游出,让月光更显迷离。

        ;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35/35623/19489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