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白阳劫 > 第八十五章 知是金钩不肯吞

第八十五章 知是金钩不肯吞


股东大会上,刘干杰提交辞呈后,问谁愿意担任理事长,郭鲛跃跃欲试,但萧梦周拉住了他。萧梦周站起来,提议让赵一鸣担任,没想到所有的股东都同意,赵一鸣颇感意外,没想到大家如此相信他。其实这是显而易见的,只有他能想出这些财路,赵一鸣之所以看不到这一点,是因为这些都是他抄袭后世的。股东的信任和崇拜给了他勇气,他走上讲台,表示愿意担任这一职务。

        送刘干杰回临江寺,刘干杰对他说:“今天你很高兴嘛?”

        赵一鸣也不掩饰自己的喜悦,就对刘干杰说:“没想到大家都支持我。”

        “你能让他们赚钱,自然就支持你。我有一句话要劝你,除百货市场、卷烟厂和运输社外,不要再开新的商社了,否则你会控制不住局面的。神华扩展到外地肯定会有假货,一定要早作打算。至于在山中置产业,也不用太着急,明年再做也不晚。”

        赵一鸣记下他的叮嘱,回到家后记在工作簿上,现在事情这么多,没有个计划是不行的。

        兰书臣从武昌送来一封信,信中说报馆正在筹备中,城中广告投放权已经被徽商垄断了,他们只能另想办法。赵一鸣写了回信让人带回去,然后觉得武昌这一步棋走得太匆忙,现在自己缺乏控制力来保障在武昌的权益,也就是说,不管有多艰难,赵一鸣还要建立自己的团队。从兰书臣身上,赵一鸣看到了一个新的阶层,——生员。

        生员,虽然还不具备做官的权力,但也属于官僚体系的一部分。像王相、杜明伦和兰书臣都是生员,不过没有一个是正儿八经考进县学的。正式考入县学的生员,每月有六斗廪米,而编制以外的就没有廪米了。不过生员也享有特权,如果他们犯案,州县官员必须在教谕在场的情况下才能审问他们。有权力就有陋规,通过包揽钱粮、承揽诉讼、承包公共工程,以及分享苛捐杂税,生员得到了经济利益。

        生员的交际面也很广,通过师生、学友等关系,构筑了一个广阔的关系网,尽管朝廷明令禁止他们出入官衙,现实中他们却结交官吏,沆瀣一气。生员还不像江湖流民那么难以合作,只要有利可图,完全可以合作。

        目标确定后,赵一鸣开始行动,首先从杜明伦下手。杜明伦推荐了一个,他认为是个奇人的同学,这个同学受性灵派影响,并没有参加科举,而是在家收租过活。

        “这不能算奇怪,顶多算有自知之明,”赵一鸣说道,“他叫什么名字?”

        “常青,字白如,号寒蝉子,和闽浙总督同名,本是长湖边余家凹人,现在长湖那块隐居。”

        “他有什么特长没有?”

        “好打抱不平,也是个多事之人,不受人待见,所以才隐居在山林里。”

        “把工作先放下,你去找他去,把他弄到荆州来。”

        杜明伦不干,他说:“我没那个本事,他这人不好相处,要去咱们一块儿去。”

        为了避免像上一次一样白跑一趟,赵一鸣问他:“不会白跑一趟吧?”

        “多事之人,总会给自己找麻烦事,你去请他,他未必不出来。”杜明伦觉得常青会来荆州。

        赵一鸣想起他的学校,就说:“让他来义学教书行吗?”

        “这倒是个好办法。咱们什么时候去?”

        说去就去,两人上了马车,由童百川驾辕,直奔长湖。路上,赵一鸣让杜明伦详细说说常青其人。杜明伦就讲了几点趣事,有一次老师布置作业,让他们随意发挥,常青就写了一篇午睡的妙处。文章里不说午睡有利于身心,醒来可以更好的造福百姓,而是写瞌睡的感觉、庸散的乐趣,写睁眼看黄昏的美妙,把老师气得七窍生烟,斥责他朽木不可雕也。常青爱好钓鱼,在湖边一坐就是一天,却从没有钓着一条小鱼。常青看四书五经,自称看过就忘,平时读的都是志怪书籍和白话小说,读后四处说给人听,只为了逗人一乐。

        到长湖后,先在上次的客店里住下,然后坐船到对岸,来到常青家里,常青正端坐在书桌前写东西。杜明伦喊他的字号,常青站起来迎接他们进来,赵一鸣却发现他没有穿鞋。把他们迎进屋子后,常青挠挠头说:“奇怪了,怎么没见大虫叫唤?”

        杜明伦以为他这有老虎,吓的跳了起来,常青哈哈大笑,杜明伦才发现他被耍了。杜明伦伸手要打他,常青挡住他,然后笑着说:“大虫是我养的一条狗,你还真生气了。”

        有陌生人在场,杜明伦就介绍赵一鸣给他认识,两人握手后,赵一鸣问他在做什么。

        “闲着没事,写小说玩,”然后问他们,“你俩人来游山玩水?”

        杜明伦说道:“那像你这么清闲,我们要建一所蒙学,想请你出来做先生。”

        “我哪有本事教别人,再说我也没兴趣去,还是在湖边林中悠然自在舒服,不去,不去。”

        赵一鸣就转移话题,问他在写什么?

        “我要把天下间最妙的人、最妙的事写下来。”常青得意的说。

        杜明伦却笑道:“该不会是写痴婆子、如意郎君这样的妙人妙事吧?”

        常青翻着白眼说道:“那也是天地间的妙事,只有假斯文的、宫里的太监才不做那事。试想没那件事。哪里来的你我?先不说这些,就说我写的妙人妙事,都是真性情真作为,来这世上一遭,也不虚此行。”

        “那你说说是什么人、什么事?”杜明伦不服气地问。

        “我所写的人是敢爱敢恨,疼时哭乐时笑,丝毫不做假的人,我所写的事,不在其怪异,也不在其恢宏,而是平常人的得失祸福、悲欢离合,没有一份说教。”

        这家伙也是个反礼教的,赵一鸣心想,我是来找能合作的读书人的,看这家伙和我想的差远了。赵一鸣想赶快离开这里,就说:“既然老兄不愿意教学,那我们就走了。”

        见他要走,常青着急了。他说道:“谁说我不愿意,你只是不知道,我平生最爱和小孩子在一起,要让别人教授他们学业,长大后都变坏了,让我来教,都让他们做个真人。”

        听他一说,赵一鸣更不敢让他来教学了,但转念一想,是人都有三分用,先弄到荆州城再说。赵一鸣让他明天和他们一起回荆州,常青看看书桌上未写完的小说,有些后悔。赵一鸣就说:“艺术源于生活,没有经历过,写不出什么好东西。”

        常青点头同意他的话,然后念起孟子的名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夜晚在客店休息,赵一鸣正和杜明伦说笑,忽然听到屋外有个女人在说话,听着像程晓茹,赵一鸣就出去看,还真是程晓茹主仆。赵一鸣以为她跟踪自己而来的,心想这个女人还真执着,就回到屋子假装没有看到。

        杜明伦也看到了,就低声问他准备怎么办?

        “就当没看见,明天早点走……”

        赵一鸣话还没说完,就有人来敲门,开门一看是何龙。何龙进来说:“真是赵老板在啊,看门外的马车像是,还真是!”

        “何兄弟来这里游玩?”赵一鸣也笑脸相迎。

        “小姐病刚好,出来散散心,没想到在这碰到赵老板了。”

        “多出来走走对身体好。”赵一鸣随口敷衍。

        何龙眼尖,看他心不在焉,就说下面还有事,告辞走了。

        杜明伦劝他说:“人家要是真有意与你,何必辜负人家呢?”

        他的话险些动摇了赵一鸣的誓言,在这个时代,有钱人一妻多妾也是正常。

        “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把杜明伦赶走后,赵一鸣开始做娶小妾的美梦。没多大会儿功夫,何龙又上来了,请他一块儿吃饭。

        赵一鸣说:“不好意思,我已经吃过了,你们自己吃吧,明天我还要赶路,等回到城里我再请你。”

        “下来喝两杯吧,一块儿坐会儿。”

        “说实话,兄弟我忙了一天了,累得很,就不去了。实在对不住啊。”

        何龙劝不动他,就把一张纸条塞给他,转身走了。赵一鸣打开纸条一看,上面写着:你真是个狠心人,我这就跳水自杀。

        赵一鸣犹豫了,如果她以死相逼,他该怎么办?如果给鲁昕儿看来,也许她会说人命关天,不能不救。但她没在这里,还大着肚子,赵一鸣只好继续装不知道。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忽然有人在下面高喊有人跳水了。她来真的,赵一鸣坐不住了,他对自己说,这是人命啊,鲁昕儿知道了也不会怪罪自己,把纸条放好,奔出房间,和杜明伦撞了个正着。

        “谁跳水了,咱们去看看。”

        说完,杜明伦带头,赵一鸣跟在后面,来到湖边一看,围了十几个人,程晓茹的丫环和何龙在那里哭。赵一鸣心里咯噔一下,人不会死了吧?看见赵一鸣来了,丫环跑过来拉住他,让他救自家小姐。赵一鸣跑过去一看,人没死,浑身是水的程晓茹瞪着眼,看着天上的星星。

        赵一鸣蹲下去问她:“你没事吧?”

        程晓茹笑了笑说:“没事,还没有死。我是不是太傻了,明知道得不到,非要强求,”说着留下两行眼泪,“被人家笑话,把母亲都气病了,最后连死都死不成,”

        ;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35/35629/19938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