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一树寒花 > 第21章 19章演讲

第21章 19章演讲


2017年1月26日,阴历腊月二十九,我买了些礼品去看于老师。

        我们说了会儿话,我给她讲了学校的事,也讲了我好心帮助同学,却被同学陷害的故事。

        于老师笑了,说大学就是个小社会,要学会处理各种关系。有些人值得帮,可以帮,但也有界限和分寸。而对那种习惯了索取,不知道感恩的人,拔一毛而利天下亦不为也。

        “我看你爱心太多,有些泛滥啊。”于老师调侃道,“我理解你想帮别人的心情,也想给你表现的机会。这样,过几天学生返校,你给我们班的孩子科普一下怎么预防抑郁症怎么样?”

        之后于老师不顾我的反对,三言两语敲定了2月6日上午9点,学生返校的时候,让我去她的新班级上一节心理健康课。

        拒绝的话,都被她微笑着拦了回来。

        “别怕!”

        “别谦虚!”

        “本来就没指望你有多高的水平。”

        “锻炼一下!”

        回家的路上,拿着于老师给的,同样推拒不得的红包,我笑了笑,我需要和于老师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啊!

        2017年2月6日上午9点,我坐在熟悉而又陌生的教室感慨万千,仅仅半年,教学楼依旧,教室依旧,而我想进学校,却需要登记了。

        于老师处理了一些班级事务,之后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我,然后就把我“请”到了讲台上。

        我手扶讲台,点头致意,道:“各位学弟学妹,你们好!我知道你们现在很困惑,哪里来的这个一个莫名其妙的人,来做这么莫名其妙的事。不过既然这事注定要发生,你们也反抗不了,所以我希望接下来的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我们能相处愉快。”

        “首先,请大家给点掌声。”我停顿一下,等掌声,听掌声稀稀拉拉响起又停下,我得寸进尺道:“能不能再热情点,毕竟这是我得抑郁症以来,第一次主动站在这么多人面前。”

        掌声稍稍热烈了些,我微笑点头,目光在每一张面庞上掠过:

        “再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姜绯染,是于老师以前的学生,你们的学姐,一年多前我得了抑郁症,八个月前我参加了高考,考得一般吧,但毕竟没影响前程,所以于老师让我来传授一下经验,科普一下抑郁症的知识。

        其实这件事做起来很不讨喜。如果我真来给你们科普,告诉你们:

        全球有3亿多抑郁症患者,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有5400万。近20年来,中国的抑郁症发病率上升了8-10倍,中国儿童自杀率世界第一,每年因抑郁症自杀的青少年有10万,而且还有数十万自杀未遂……

        我估计我这样讲,大家一定烦死了,因为这些知识考试不考,你们就没兴趣知道。因为累,你们已经失去了该有的活力和好奇心。

        不过,我是什么样的人呢?一件事我要么不做,要做就得做好。我不希望我准备好几天的东西你们都当作耳旁风,所以现在提问。”我放慢语速,重复道:“提问,中国有多少抑郁症患者,每年自杀的人数有多少?”台下一片鸡飞狗跳,昏昏欲睡的同学立刻被我吓醒了。

        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5400万和10万两个数字。然后仿佛忘了提问这回事,又接着讲:

        “全球抑郁症的患病率大概是二十分之一,而学生的抑郁比例更高,这个班级现在有50来个人,应该有几个人有病症才对,现在你们大家相互打量一下,你们觉得能把生病的同学找出来吗?”

        讲台下无人回话,我又道:“找不出来,是吗?”

        一两声微弱的回答说是。

        “为什么找不出来呢?因为抑郁症非常隐蔽,它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内里你已经被腐蚀得千疮百孔,但奇异的是,你还能保持着人的形状,行动如常。其实很多人得了抑郁症,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症状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怎么求救。这就导致了抑郁症与高发病率不相配的低辨识率和低就诊率。

        而且,因为人们对抑郁症了解不多且存在很多误解,社会上存在对抑郁症的污名化的现象,所以生病的学生和家长有很深的病耻感,生病了也不愿告诉别人……”

        之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周南的几句诗:

        只淋湿我一个人灵魂的雨,

        和照耀你的阳光在同一方天地。

        我戴着沉重的自罪的枷,

        独自承受灭顶的恐惧。

        在这块被抑郁追随的流沙地,

        没有人明白我的手为什么高举。

        一次次徒劳地狼狈挣扎,

        满身泥泞却寸步难移。

        ……

        我转过身来,面对众人,涩声道:“这是我一个患重度抑郁的好友写的诗,她离开这个世界已经一年多了。”我眨了眨眼,又半转过身看黑板上的字,道:“这首诗告诉了我们抑郁是什么感觉:在灿烂的阳光下,别人在笑,在闹,在享受青春年华,而你却仿佛被施了魔法,你的灵魂在淋雨,在哭泣,你被悲伤和绝望禁锢住了。面对痛苦,你无处可躲,无处可逃,动弹不得。你的脚下是流沙,你在痛苦的深渊里不停地陷落,但是这份陷落是独属于你的,别人经过的时候,一点事儿都没有。人们对你当前的状况熟视无睹,甚至你主动举起手来求救,别人也无法理解,更不要说获得帮助。

        为什么会青少年学生会陷入抑郁难以自拔呢?原因有很多,时间有限,我也不多讲,我只讲一种最常见抑郁类型,因学习压力导致的抑郁。这种抑郁的起因是内疚。为什么内疚?因为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我们遭遇了挫折,开始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用尽全力,也难以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这时,我们开始嫌弃自己不够好。”我停了停,又道:“我听过最可怕的一句毒鸡汤是:‘我们不停地奔跑,去追逐更好的自己。’初听很上进,很励志,可实际上它却可以致命。更好的自己存在吗?存在!但追得到吗?追不到,因为更好不是最好,它永远没有尽头。每一天你努力奔跑,追上了新的自己,但这个自己并不能让你满意,因为它还不够完美。我们总嫌弃自己不够努力,因为在我们的想象中,我们只要再加一把劲儿,就可以更好。如果没有更好,那一定是自己不上进,不用心。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比不上别人,不愿意接受有些事我们做不到。”

        “我们从小背负着沉重的爱与期待,被自己和家人的欲望和焦虑层层包裹,怀着对完美自己的美好想象和如花似锦的未来的预期,把无限膨胀的投影当成了自己。但是,幻影再美,总会破碎,总有一天,我们要面对现实的残酷与无奈,面对真实自己的渺小与不堪,然而对于这一切,我们完全接受不了。

        我们宁可相信自己品质有问题,也不愿意相信自己能力有问题。我们开始怨恨自己,恨自己懒,恨自己拖拖拉拉,恨自己浪费了太多时间,恨自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一个个罪名,让我们精神痛苦不堪,感觉迷惘和无助。这种煎熬会产生内耗,让我们生出无价值感和罪恶感,最终让我们失去活力。你会觉得累,说不出的疲倦或者烦躁。此时,我们的本能会给我们找些支撑点,来缓解我们的痛苦。比如打一场游戏,读一篇小说,听一次相声,看一个笑话,或者追星、恋爱;它也可能通过反抗达到情绪的发泄,比如抽烟、喝酒、不听家长的话,逃学或者打架。当然这些行为是我们的理智所不能容的,我们会更加觉得自己没出息,品质有问题。本能的介入,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让我们内疚和愤怒更甚。我们越发痛苦无力,而这时本能又来添乱,让你继续做些坏事,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时间长了我们开始失望,对现实失望,对自己失望。最后我们绝望了。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爱,不值得被期待,不配活在这世间,从此你就落入了抑郁的陷阱。

        你会发现你越来越傻,越来越无力,做决定变得困难起来。一件事想过来,想过去,有时你还会失眠,有时你会为选择走哪条路而犹豫不决,有时你怀疑别人都在针对你……总之,你越来越很难受,难受到活着的每一分钟都是煎熬。这时有些人发现用刀割开自己的肌肤会让自己好受些,于是就开始了自残,有些人发现原来死可以结束痛苦,于是就想方设法去死。始于贪念,终于抑郁,可笑吗?可笑。可怕吗?可怕。更可怕的是,过多的怨恨使你失去了力量,等你进一步把自己推入抑郁的深渊之后,你靠自己的力量还爬不上来……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讲得太快了,没有和讲台下的学生互动,于是我停下来,目光扫视了一遍教室,所见皆是一双双低垂的眼睛,一张张漠然的脸。说实话,我有些沮丧和挫败,我觉得自己讲的东西对他们很重要,但他们回馈给我的是一张张死妈脸。唉!有什么办法呢?每个人都很累,累得有气无力,但每个人还都在埋怨自己懒。可怜的孩子啊,谁能救救你们。谁能把你们从无穷无尽的学习的苦役和道德绑架中解救出来,谁能把本该属于你们的青春活力还给你们。

        我停顿的时间略长,终于有几双眼睛抬了起来,我忙回过神来,挤出一丝笑来,接着讲。

        “得了抑郁症会有什么表现,我如果说一堆专有名词,大家也不容易理解,我举几个例子:

        你们都听过那个23岁把自己饿死家中的杨锁的故事吧?杨锁从小受父母溺爱,父母什么都不舍得让他做。但在他父母去世后,他的表现令人惊讶。懒!懒到什么程度?工作做不了,衣服从不洗,饿了饭也懒得讨,一睡就是一两天,天冷大小便都懒得出门,在屋里方便后刨坑埋了。最后他在家里把自己饿死了。这个故事,大家纷纷吸取教训,觉得是父母的溺爱使他成为了巨婴,失去了生存的能力。但是你们觉没觉得,这人懒得有些不合情理。人都有求生欲,懒到能饿死自己的程度,一定是病态不正常的。虽然报道中说他没有精神疾病,但我觉得这个故事里面有抑郁症的影子。

        前不久看新闻说某房东去收房,结果发现租房子的是个年轻女孩,她一个人住在垃圾堆里,层层叠叠不知道多少生活垃圾都快把她活埋了。这么脏,女孩为什么不收拾?同样是令人惊讶的懒。

        抑郁症对个人来说感觉失去活力,缺乏行动力,非常疲倦,但在外人看来,表现就是又脏又懒。

        得了抑郁症,很多简单的事会变得困难起来。有首日文歌《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大家有空可以搜来听听,它写出了抑郁的感受,我读两段歌词给大家: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鞋带竟然散落开了,

        重新系上它我为什么做不到,

        与人的关系和牵绊也是如此。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有个男孩正深情地望着我。

        我落荒而逃跪坐在床上捂脸,

        为那天的我和糟糕表现说抱歉……

        鞋带开了,系上它就可以了,但抑郁症患者却做不到,因为做事吃力,所以‘无能狂怒’,更加重自己病情。抑郁症患者还恐惧社交,恐惧与人打交道,所以他们常做出一些奇怪的举动,比如面对心爱的男孩,只想逃跑,电话铃响,却不敢去接……

        抑郁症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因为大家对它不了解,所以辨识不出来。你如果留心身边的人,发现他忽然变得又脏又懒,喜怒无常,非常内向,回避社交,恐惧社会,严重的小心眼,疑心病,说歪理,他未必是品质有问题,性格有问题,而是可能正在被抑郁症困扰。

        很可怕是吧?关于抑郁症的外在表现?我这里一份通用的抑郁状况调查表,发给大家看一看,大家也不用填表,只需知道,纸上罗列的这些表现:悲伤、情绪低落,不快乐或忧伤,哭泣,沮丧,无助,缺乏自尊,内疚,羞耻感,对自己评价过低,自责自怨,优柔寡断,对家人、朋友失去兴趣,孤独,逃避工作,生活不快乐,不满足,疲倦,失眠,昏昏欲睡,食欲下降或上升,失去兴趣,担心健康,自残、自杀等等都可能与抑郁症有关联。如果你有其中几种感觉和表现,并严重到影响生活的程度,你就要提高警惕了。

        当代医学认为抑郁症和大脑内神经递质缺乏有关,它是一种很难缠的疾病,靠患者本身的力量很难摆脱它。所以,得了抑郁症怎么办,首先要去看病,西方有上百年的抗抑郁经验,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吃药。它可以将你从难受得活不下去的状态拉出来。但拉出来之后,你是不是就安全了呢?不,你得解决你抑郁的根源。你为什么会抑郁?是不是因为你怀着功利心,面对各种压力,只知道不停地给自己加压,却不知道如何缓解和释放情绪?这时你需要做一些心理治疗,通过和咨询师的沟通认清自己,释放不安,获得认同。不过能救你的是你自己,。

        首先你要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原谅自己,放过自己,无条件地爱自己……

        其次就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不要设立超出自己能力的目标,不要高估自己,要量力而行……

        第三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和认知……

        第四允许自己有坏情绪,适当地发泄,哭泣不能解决什么问题,但我仍可以哭泣……”

        这场演讲最后因为时间原因,我虎头蛇尾草草结束,同学们给了我热烈的掌声,于老师也夸我讲得不错。但我却不确定,他们鼓掌到底是因为我讲得好,还是出于礼貌。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49639/49639078/92184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