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都市之:复兴大明 > 第215章 归真

第215章 归真


至此时此刻,皇太极只剩下一道出路可走,那便是追问将那些自称“草原修士”的人引领至自己面前的周同。于是他即刻传令唤正在后苑静修的周同前来。“微臣周同拜见四王子,不知王子深夜召见有何吩咐?”瞧见皇太极脸色变幻莫测,身旁环绕着金光熠熠的修炼弟子,周同心中陡然涌起一丝不详的预感。
  皇太极并未立即向周同发问,而是凝视其良久,直至后者浑身不适,这才徐徐开口:“周同,自从你从东土修真界归顺本王子以来,我对你的待遇如何?”
  “王子对我一直恩宠有加,视如亲信,不知……”察觉形势不对,周同揣摩不出具体原因,只能搪塞以对。然而,话音未落,皇太极冷哼一声,寒声道:“既是如此,你为何助那群东土修士欺骗于我,令我和众同门反目成仇?嗯?”
  此言一出,周同心头剧震,他并不知皇太极是在试探,误以为对方已掌握了确凿证据。此刻,他唯有做最后一搏,竭力扑向皇太极,意图将其擒为人质,以此寻求一线生机。尽管周同空手无兵刃,但他仍旧决定放手一搏。然而瞬息之间,他发现目标竟变为一名年迈的宫中修士,在他尚未作出进一步动作之际,一只干瘪的手掌已悄然印在他的胸膛之上。
  一股磅礴的修为之力瞬间爆发,周同被震得倒飞而出,奇异的是他身上并无明显伤痕。然而当他坠地之际,四周已然刀光剑影密布。
  皇太极冷漠注视着这个曾经深信不疑之人,久久未曾言语,最终才缓缓吐出一句:“果真,你背弃了我!”
  闻听此言,周同方知自己陷入对方设下的圈套之内,这亦不难理解。在整个阴谋推进的过程中,他始终小心翼翼,以至于此刻亦不敢有丝毫松懈,长久的紧张情绪削弱了他的判断力。再者,皇太极先前的提问极具策略性,倘若他直接问及周同是否与东土修士勾结,周同或许还能本能地狡辩,如今却是一时间难以辩解。
  如今已至这等地步,周同也便将一切尘缘抛诸脑后,他毫无畏惧地直视皇太极,声音坚定:“吾从未归顺于你,又何谈背弃之言?当日ri族以吾亲人之性命相胁,欲令我沦为叛逆之徒,自那时起,吾心便再无宁日。继而行踪泄露,幸得逃脱,自此立誓必以身报家国。待我发现妻儿早已丧生于ri族之手,更是坚定了我之志向。故此段时日内,我之所作所为皆乃初心所驱,绝不生有丝毫懊悔之意!”
  “你无悔,好!今日,本王便让你知晓挑衅吾之代价!”皇太极听闻此言,已是怒不可遏,立刻下令:“传令下去,速将此人之子擒来,我要当其面,以热油烹煎,让他后悔一生!放心,我不会让你轻易死去的!”
  然而周同并未如皇太极预料般痛苦哀求,反而淡漠一笑,反唇相讥:“皇太极,你是否过于低估我了?若我决心投身此等凶险之事,岂会留下儿子作为软肋?”
  片刻之后,负责搜捕之人回报,证实周同屋内确无他人,皇太极心中怒焰更为炽烈:“好一个机智过人!我必定会让你付出代价!”
  早在浩宇等人离开东京城的前一天,浩宇曾劝说周同一同离去,然而周同坚信自身仍能为抗ri之事尽力,加之计划尚无明显破绽,故未采纳浩宇建议。尽管如此,出于安全考虑,他仍将儿子秘密转移,因此才有今日得以逃生之举。此时目睹皇太极面目狰狞地盯着自己,周同深知对方定会施以酷刑,既然如此,倒不如以死明志。于是仰天长笑数声后,毅然决然地冲向身旁一口锐利的灵刀。
  “嗤!”刀光一闪,周同的身体已被刀锋贯穿,他瞥了一眼远处惊怒交加的皇太极,用最后一丝气力喝道:“你休想主宰他人生死!此刻我自行断绝生机于此,看你又能奈我何!”
  “你……来人!将他尸首挂上城头示众!”皇太极终是忍无可忍,在一声声愤怒的咆哮之后下令:“三日后,将其骨肉挫碎,灰飞烟灭!”
  直至周同的遗体被拖走,皇太极稍许冷静下来后,图里扬与众位忠心耿耿的心腹忧心忡忡地簇拥在他身边:“贝勒,此事看来果真是汉人设下的陷阱。如今我大金国内动乱频发,该如何应对?是否应趁局势尚可挽回之际,将真相告知各皇子?”
  在深思熟虑良久之后,皇太极才元气耗损地道:“来人,传达朕之令旨,召回所有围困各皇子修炼别院的修士队伍。本王欲亲自前往相见,并向他们致歉!”皇太极乃是一位胸怀壮志、能屈能伸的修真领袖,一旦洞悉此番纷争乃是他人心机布置,且失去了蒙古仙盟的支持,便知此事已无胜算,若强行推进,只怕会给大金国带来更深重的灾难。于是决定趁乱势未起之际,亲手终结这一切。尽管他知道此举可能让他的那些同族兄弟心生猜忌,甚至预见自己在未来大金国的修行路上或将难以有所作为……
  阳春三月,阳光洒落人间已有温暖之意,即便是地处极寒之地的辽东,在其沐浴之下亦渐显生机。宁远城上,守卫的修士心中充满期盼,因修为通玄的孙大帅在历经一年的离别后,终重返辽东,再度领军对抗妖蛮建奴。且在数月前的大战胜利之后,他们更加坚定信心,足以抵御更多建奴的进攻。

  担任第五小队队长的程五,自然不敢有丝毫疏忽,黎明破晓时分便登上城头巡查。一边与战友谈笑风生,一边凝目远眺。虽然城外仍有几座烽火台,一旦妖蛮来犯便会点燃烽烟示警,但他仍旧严谨地密切关注着远方。
  突然,身旁一名士兵高声叫道:“大人,你看那边有状况!有数十位修士朝我们宁远飞驰而来!”程五一听,循声望去,果然见到一支近百人的修士骑兵队正急速朝此地奔来,由于他们来自北方正线,故此先前未曾察觉。
  虽不明百余人有何力量能对宁远构成威胁,但程五依旧果断下令:“全体戒备,弓弩手准备,一旦发现来者有任何敌意之举,立即射箭将其击退!”
  待那近百骑抵达宁远城下,其中一位修士高声喝道:“速开城门,吾等归来矣!”尽管对方口吐汉语,然而此刻他们的装束已暴露无疑,皆身着蒙古修真者的服饰,骑乘蒙古宝马,登时引起城头守军注意并询问:“尔等何人?手中可持有进城令牌?”
  此时人群中跃出一人,大声喊道:“守城将领可在?还认得吾浩宇否?”话音甫落,城头之人闻得此熟悉的名字皆为之震惊,立刻有人定睛细观,赫然发现这位满脸胡须之人与昔日的浩宇大人确有几分相似之处。程五自不敢妄下结论,忙派人前往城内通报,请示将领辨认,遂对着下方回应:“诸位暂请等待,待城中将军驾到,自会查明尔等身份。”
  未及半盏灵茶功夫,自袁崇焕以下,所有人均匆匆抵达城墙之上,只因传闻来者自称为长久消失于世间的浩宇真人,众人皆显惊愕欣喜,手中无论何事亦抛诸脑后,匆忙登临城头。袁崇焕凝视眼前这位既熟悉又陌生之人,朗声道:“可是吾友逸之真人么?汝已归来否?”
  “袁兄,正是区区浩宇!”浩宇真人洪声道。袁崇焕闻其音,便知无误,当下下令:“速启城门,果真是浩真人一行回归矣!”言毕,不顾他人反应,直奔城下,亲自出迎浩宇等人。
  原来,城外之人确乃浩宇一行修士,自辽阳脱身后一路向西深入草原腹地。原计划欲绕过辽阳向西南前行,然前方斥候回报,那方向竟有大量金国兵马活动。为避免更多冲突,浩宇真人决定继续向西深入草原,直至远离金国势力范围后再转向南方。此举虽使行程延长,但却减少了诸多潜在危机。此刻正值草原春回大地,生机勃发,他们在粮食供应方面并无忧虑。
  历经一番辛苦跋涉,浩宇一行终重返宁远城,回到自家同门之中。浩宇真人与袁崇焕一见如故,二人携手相拥,良久,袁崇焕方开口道:“逸之贤弟,请随我进城,速传令设下庆功宴席,为尔等洗尘接风!”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88325/88325449/141412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