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带着金手指逃荒 > 第33章 第33章

第33章 第33章


一年后

        红薯和玉米得到推广,几次丰收,陆承堇的军队经过一年的发展,已经积攒够了供应大军长期征战的资本。

        此时,天下势力只剩下三方:赵立、张斌和陆承堇。刘益在这一年里还是没有撑过去,在半年前就被赵立彻底铲除。

        如今,天下三分,陆承堇有了足够的资本,即将进入决战时刻。

        这一年是多事之秋的一年,陆承堇在赵立敢把手伸向小石头的时候,就计划着回他一个大礼。在他表明收拢兵力,休养生息的时候,赵立和刘益死磕之时,陆承堇悍然出手,直接拿下了豫州全境。

        事后,即使赵立恨得咬牙切齿,也不敢正面对上陆承堇,他只能一边提防着张斌和陆承堇,一边下死命令拿下徐州。最后,一鼓作气,终于将徐州收归囊中。

        中州与扬州、荆州比邻,几方势力挣个你死我活的时候,被张斌趁虚而入,收入麾下。

        至此,天下三分。

        之后三方势力进入休战期。

        冀州苦寒,以前还经常被异族掠边。如今在陆承堇的带领下,只要异族来犯,定将他们全部留下。铁血手腕使得异族敢怒而不敢言,只能远离此地,不敢来犯。

        又是三年过去,冀州早已不是以前的模样。以前,人们提起冀州都是穷苦、落后等印象,现在却大不相同。

        三年之后的冀州,遍地都是自由行走的百姓,个个面带笑容,各种小餐馆酒楼四处林立。曾经的落魄不见半点儿踪影。

        这三年,从冀州开始,大力推行红薯,玉米种植。一开始大家将信将疑,可是见到最先种下的人家收获的数量,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亩产几千斤的粮食啊!

        陆承堇竟免费把种子分给农户,还手把手教大家种植经验。都是干惯了农活的,一听就懂,最后所有人都收获了亩产千斤的粮食。

        仓库、地窖里堆不下没关系,陆承堇当初把粮种免费分出去时就说过,当粮食收获的时候,将会收取一成的产量作为抵押。

        而且还会大量收购农户手里多余的红薯和玉米,老百姓种的粮不愁没出路,陆承堇也不用再抽派大量士兵去种田,皆大欢喜。

        当然,这么多的红薯玉米是吃不完的,而且吃多了红薯还会胀气,难免不雅。于是在小石头的提点下,陆承堇命人建立专门的作坊,专门生产红薯粉。接着低价卖给各个粮铺。

        这又是一种创收。

        不仅是红薯被玩出了花样,大豆同样如此,甚至花样更多。

        有一次,小石头从光板里获得了豆腐,软软嫩嫩,口感细腻光滑的豆腐,老少皆宜,顿时成了紧俏物。

        吃过豆腐,小石头一直念念不忘,最后老天开眼,让他从光板那得到了豆腐的简单制作过程。

        于是,闲不住的小石头叫上跟着保护他的赵同,搞了几个石磨,将豆子泡发,按照步骤一一完成,最后得到了一份软塌塌,不太成型的豆腐。

        一次试错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小石头他们再接再厉,一次次调整石膏和卤水的用量,水和豆子的比例,最后终于成功。

        最后,小石头看中了两样豆腐,一样口感十分嫩滑,一样质感粗糙,要“老”一点。但是两种豆腐的口感各异,都很好吃。

        当然,在制作豆腐的过程中,小石头还把豆浆喝了个饱。细腻鲜香的豆浆,里面撒点儿糖,滋味别提多美。

        其实还有豆腐脑儿,只不过豆腐脑的咸甜之争永远不会迟到。小石头偏爱咸口的,陆承泽就更喜欢甜口的。

        每次两人同吃豆腐脑时,看着对方的碗,都是一副嫌弃的样子。他们甚至打起了陆承堇的主意,想把他拉到己方阵营,可是陆承堇一向不掺和他们两人之间的事,他没有口感偏好,两种都吃。

        最后,小石头和陆承泽无言以对,最大的赢家是陆承堇。徐子清在一旁看热闹看得心满意足,机智的他每次都躲过两人的争执,有这时间还不如多吃几份,美滋滋!

        自从大量种植玉米后,玉米杆中的甜汁很受欢迎,这时的糖可金贵,普通人家吃不起。玉米杆就成了难得的美味。

        幸好小石头之后又获得了更好的甘蔗和甜菜。甘蔗虽然不适应冀州的环境,不能量产,但是没关系,还有甜菜呢。

        所以,糖也有了。

        虽然不如现代社会的糖那样洁白无瑕,晶莹剔透,但是也足以令人惊叹。

        糖能量产的结果,就是大家想吃糖了,去铺子里买点回来就行,也不贵,一天的收入低点儿的都能买一斤,一斤能吃好久了。

        现在,冀州的百姓是幸福的,谁要是敢当面诋毁陆承堇半点不是,肯定会引起众愤,群起而攻之。

        冀州吃的不缺,穿的如今也不缺了。

        从小石头那拿到棉花后,冀州就慢慢种植棉花。白花花,软绵绵的棉花摸上去就很温暖。棉花不仅能填充到布料里制成棉衣,还能织成棉布。

        棉布比麻布柔软,比不上绸缎光滑。但是大量种植以后,产能跟上去,棉布的价格很是亲民,成为了大众喜爱的布料。

        尤其是棉布制成中衣,贴身穿着吸汗还不闷热,是夏天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衣服。

        夏天的衣服有了,冬天的棉衣虽然不能保证有换洗的,可是每人一件还是有的。总比一家子人共用一件棉袄的好。

        以前就是这样,穷人家没有那么多钱财置办衣物,冬天一到,冷得不能出门时,家里人就挤在一起,盖一条被子,即使都结块了也还在用。

        在家里是没有厚衣服穿的,只有出门见人的时候,出门的那个人才能穿上家里唯一的厚衣服。

        现在,日子好了,有吃有穿,老百姓哪个不想过这样的生活?所以如果有人敢来搞破坏,他们第一个不答应。

        陆承堇在暗中发展,赵立和张斌也不甘示弱。只不过他们没有小石头这等奇遇,只是按部就班的发展实力,没有陆承堇的那么夸张。

        导致陆承堇的实力已经赶上,甚至在某一方面超越了他们。在没有正式较量之前,谁都不知道对方的底细,不会轻易出手。

        三年的发展,陆承堇忍了这么久,终于武装好自己,是时候出手了!

        不仅赵立将他视为眼中钉,陆承堇也把赵立当成第一个要被拿下的对象。

        在秋收之时,陆承堇就已经暗中准备好一切,当秋收一结束,冀州军就迫不及待的开拔,朝着赵立的地盘而去。

        在出发前,陆承堇还让徐子清着笔,写了一篇文章,光明正大的将赵立痛骂一顿,他之前干的种种事都提及,有痛斥他不善待百姓的,有怒斥他牵连无辜的,还有谴责他作风奢靡的……

        硬生生把赵立说成是一个昏庸无道,毫无仁义的人。

        这些事情被一一捅出来,把赵立气个仰倒。偏偏徐子清说的都是事实,他无法反驳。而陆承堇师出有名,占据大义。

        一时间,赵立再次成为天下的笑柄。

        赵立当然不甘心,他也指使手底下的谋士写文章反击,可是他们哪里是徐子清等人的对手,不仅骂不过,还把自己搭进去,被一起痛斥一番。

        “啊!!!都是一群废物!好吃好喝养着你们有什么用,连这点事儿都办不好?,废物,统统都是废物!!!!”

        可见赵立有多气,都不分青红皂白,口不择言的唾骂军中的谋士。谋士们不敢触他的霉头,有气也只能憋在心底,一时间气氛尴尬。

        虽然事后,赵立给他们道歉,说自己是被气狠了,口不择言,还送上厚礼补偿,可是身为谋士,有本事的哪个没有一点傲气,礼虽然不得不收下,但气性却不是那么容易消下去的。

        在赵立不知道的地方,他们手底下的谋士和他逐渐离心,有点甚至产生另择明主的念头。良禽择木而栖,他们也要为将来打算。

        赵立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对他们,每次一有事就会对手底下的人进行唾骂。他们不是赵立的奴隶,不会事事逆来顺受。

        底下人心不齐,赵立又听不进劝,一意孤行,导致自己的地盘连连丢失,陆承堇占据上风,连战连胜,士气高涨。

        反观赵立的军队,主将指挥不当,逃生倒是有一手。遇见危险就把身边人推出去挡枪,情况更加糟糕。

        这些将领跟着赵立时间久了,这几年又没有战事,好吃好喝养尊处优,把他们那股子拼劲儿给养没了,一个个惜命得紧。

        只能说,跟着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狗腿子。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赵立自己的生活都奢靡无度,手底下的人自然有样学样。

        而陆承堇手底下的将士们生活虽然好过,但是从来没有停止训练,平时还会出去剿匪或主动追击异族,浑身杀气凛然。

        对比之下,赵立那方的人哪还有勇气对抗?

        就这样,陆承堇一路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推到底,将赵立手里的雍州拿下。

        赵立手里就只剩下大本营梁州,被陆承堇和张斌围在中间,腹背受敌。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96679/96679312/76720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