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气吞万里如虎 > 第7章 第7章

第7章 第7章


魏国宫城宏伟壮阔,城墙高深,灰墙青瓦,一如北境肃穆庄严之风,不似南方晋国宫城艳丽多彩,只因魏国乃是由胡族化来,不过百年以来已成功汉化,生活习俗已和汉人无异。

        长乐宫中,歌舞升平,身穿束脚胡服的歌伎正分坐两旁,多用胡笛、琵琶等乐器弹奏。中间大殿十多人皆头戴胡帽,身穿窄袖长衫,脚穿软靴。他们衣带飘飘,时而升腾,时而旋转,动作粗犷,节奏急促。

        殿上正中坐的是魏国皇后——贾凤。只见她头上戴着百雀朝凤冠,数支镶珠白玉金步摇,项上戴着赤金盘凤璎珞圈,一身赤朱挑花镶凤大红袍,足足拖曳三尺有余,脸上脂粉轻点,眼角抹金粉,眉眼勾勒青黛,额头点红色牡丹花形,正一副悠然自得之容,观赏这台下歌舞。

        同贾后坐在一起的是魏王宋雍,只见他头戴垂珠玉冠,身穿九龙宽袖大袍,双眼无神,老态龙钟,尽管年轻时也是仪表堂堂、身强力壮,但时隔多年,在历经贾后的骄矜自重和贾相的权倾朝野之后,加之心爱的贤妃的去世的打击,他早已不理朝政,沉迷酒色,疾病缠身。

        左边一张桌子之上是魏国国相贾程,他头上一黑色冠冕束发,插一金簪,一身祥云纹黑红色深衣,深衣上以金线綉出仙鹤,留须三寸,窄额尖眼,面容狡诈。两旁各一胡族美女正在服侍着他吃葡萄。

        右边一张桌子,便是二皇子宋充,只见他双目瞪圆似铜铃,鼻头如蒜,肥头大耳,正在胡乱拍掌吆喝说着:“好好好!”

        下面依次坐的便是各公侯大臣,个个皆美女相伴,美酒佳肴放在桌面。

        二皇子宋充看着台下歌舞,一时放声大笑,一时又学那胡人引吭高歌,贾后看到了,心中生烦,便让两旁侍卫堵住他的嘴不让他发出一点声音,直到停下了才让松开。

        此时,宋宣从仪门进入,灰头土脸的,一身布衣,他走到殿上给魏王和贾后请安。

        贾后厉色道:“瞧瞧你这个什么样,一身破烂衣服,真给我们皇家丢脸,你不回来便罢了,既然回来了也该换身衣裳,真没个皇子的样。”只见殿下大臣个个狂笑不止,连酒菜都差点喷出。

        宋宣假装站立不稳,又连忙咳嗽两声,道:“儿臣因身体不恙,懒得梳洗,早已习惯穿平民百姓之服,况我的朝服礼服早不知道放哪里去了,就算找到了也已经发霉发烂,怎能再穿?”

        殿上大臣又是一阵哄笑。

        贾后见公侯大臣放诞无礼,怒道:“把歌舞撤了。”说话时眼色凌厉,脸色僵硬,大殿上瞬间无人敢言。只有那宋充痴痴问道:“三弟不知道这次又从宫外带了什么宝物回来?”

        宋宣用手遮盖住嘴巴,小声说:“等下拿给你,有好玩的。”

        朝臣欲笑,但又惧于贾后威势,不敢笑出声来。

        魏王宋雍语气沉沉,视线下移看着地面说道:“你也该换身衣裳再来,别惹你母后生气,刚刚见你咳嗽更重了,不知道此次出宫有无找到什么良医灵药。”

        宋宣答道:“父皇,我已积病已深,药石无灵矣。”

        贾后嫌弃道:“好好的一场宴会被你个痨病种子给毁了,今后你在宫中每天不用再来跟本宫请安了,本宫还怕沾了你的晦气。下去吧。”

        宋宣只得告辞下殿。

        见歌舞已停,贾相趁机上前奏请说:“皇上、皇后,如今晋国来犯,南方边境不安,北有大燕,西北有匈奴,均来势汹汹,如今三皇子疾病满身,四皇子年纪尚幼,臣提议道当尽早下旨立二皇子为太子,以定民心,以稳国基。”

        侍中王滨深知,二皇子为贾后生子,如若立为太子,便更会加大贾氏一族的威力,到时不得不防贾氏一族会提前逼宫,对宋室造成威胁,于是便举步向前,道:“不急,二皇子心智未稳,现立太子,恐怕会惹列国笑话,更使民心不安。此事应容后再议。”

        此时,贾相已面露凶相,欲反驳大斥。

        “王卿家所言有理。”

        还没等贾相开口,魏王先说了。其实魏王何尝不知,一旦太子立下,离自己的死期也就不远了,他心中早已打算,再熬过几年,等四皇子再长大些,将皇位传授与他,可现在有些人已经等不及了。

        “这,”贾相一脸难看,转脸望向贾后,道:“国家大事,还请贾后多多劝劝皇上才好。”

        殿下众多朝臣纷纷站立而起,道:“国家大事,望魏王魏后尽早确立太子,以稳国家根基。”

        贾后不言。

        见群臣逼迫,魏王内心早已愤懑,强忍住内心怒火道:“此事再议。”说完,咳出几口血来,两旁太监连忙递上御巾止血。贾后见之,闭眼镇定自如,道:“国相,此事,还是稍后再提吧。”随后便让侍立太监扶魏王下去休息,又让群臣退出,大殿上只剩贾后、贾相两人。

        贾相离她不过一步之遥,悄声问道:“微臣不知贾后意欲如何?”

        贾后答道:“魏王虽年老势弱,但毕竟在位多年,朝中王公还有不少是他宋家的人,贸贸然立新帝,一怕朝中皇族反对,二是充儿天生痴呆,若让外国知道我朝拥立痴儿为帝,必定会趁火打劫,如今北有大燕,南有刘晋,西北又有胡人作乱,双拳难敌四手,未是时机矣。”

        贾相听闻,方知贾后深谋远虑,故将此事暂且不提。

        宋宣回到宫中吗,才发现他的宫殿早已封尘,无人打扫,只剩下一个个老嬷嬷在看管,如今正躺在门口抱着扫把睡大觉呢。原来这老嬷嬷唤作赖嬷嬷,是跟着贤妃出嫁的陪嫁奴婢,自从贤妃死后,便被分配到这服侍三皇子殿下。不过这嬷嬷年老耳背,宋宣一般也不会叫她做什么事,其他宫里人也懒得跟她说话,只当她是个透明人。

        “赖嬷嬷……赖嬷嬷……”宋宣费了好大些力气才把她叫起来。

        赖嬷嬷擦了擦眼,看了看,才知是三皇子殿下回来了,便说:“宣哥儿,你不是出外云游去了吗?怎么在这撞见你,我是不是做梦了。”

        “你不是做梦,我回来宫里了!”宋宣大声喊道。

        “什么?你再说一遍。”

        宋宣扯高了嗓子喊道:“我说,我回来了,你快起来打扫一下!”

        赖嬷嬷一脸疑惑,说:“你说你回来了?要去打枣?如今正寒冬呢,没有枣可以打!宣哥儿又在逗老奴了。”

        宋宣心想:罢了,有这时间和她说话,我早就把房间打扫好了,于是把赖嬷嬷手上的扫把拿了过来,自己随便打扫一下便住下了。

        宫里之人个个也是攀权附贵之人,对于宋宣这种不受宠的皇子,自然不会有人多加关心。宋宣在宫里住了几日,除了每天和这个赖嬷嬷摸摸骨牌以外,也没什么好玩的,而赖嬷嬷虽然耳背,但记忆力却很好,摸起骨牌来几次都不输给宋宣。正觉无聊,突然看到墙上一把木剑,想想自己之前学的剑法已有好几日没练了,便拿了那木剑在院子里练了起来。

        “沉剑,转身,击剑,唉,不对我记得这招天外飞仙是这样练来着,怎么动作不连贯呢!”宋宣自言自语道。

        “蛐蛐,蛐蛐,别跑!”突然看到宋充手拿着一个竹筒,往这边跑来,一边走还一边找着蛐蛐,后面跟着一个婢女红儿。

        宋宣连忙把木剑藏在背后,谁知早已被宋充看到,他问:“三弟,你在玩什么,你藏着什么?”

        宋宣忙说:“没有……我没有藏着什么,你看花眼了。”

        “你不用骗我,我早已看到,你偷偷藏着一把剑,我看错了,难道红儿也会看错吗?”说着,只见红儿连连点头,“你死了,我要告诉父皇和母后,你自己偷偷练剑,不给我玩!”宋充一边说,一边努嘴生气。

        宋宣见瞒不住了,便把木剑拿了出来,说:“我没练剑呢,我是见树上的桃花开得好,想用木剑把树上的梅花打下来,戴在头上,可好看了,你可别告诉父皇和母后啊。”

        宋充听了觉得无趣,便答应他不告诉父皇母后,继续去找他的蛐蛐去了。

        夜晚,贾后的寝宫里,宫女红儿正在为她用梅花制的发油梳着头,那贾后一头乌黑亮发,似乎一点都看不出年纪已经四十多岁。

        宋充走了进来,见到桌上有刚摘下来的新鲜的梅花,便把它插在头上。贾后见了立即斥道:“好端端的哪里学来的胡混东西!还不让人给他摘下!”

        红儿便说:“今天和二皇子殿下走过三皇子的寝殿,我和殿下见着他在练剑,殿下问他是否在练剑?他却说是用木剑打树上的梅花戴头上,所以二皇子听了,就有样学样了。”

        贾后本以为只是一件稀松平常的芝麻小事,又问:“那他的剑练得怎么样?”

        红儿答道:“不好。东倒西歪的,一看就是刚学的。”

        贾后心里嘀咕,那痨病鬼好端端地学这剑术干嘛?他风吹的美人灯,还学人家男子练剑,真是可笑。不过虽然不明白他练剑的原因,但突然计上心头,对红儿说道:“你一番话正提醒了我,正愁没地方打发了他去呢。”接着吩咐太监几句,让太监往宫外贾相府里去了。

        翌日清晨早朝,魏王宋雍正在大殿上闭着目,打着瞌睡。朝中大事一律由国相和几个大臣裁夺了,然后由太监蔡公公让魏王批阅一眼,便加盖玺印宣发出去。

        “皇上,皇上……”蔡公公在他耳边轻叫几句。

        “有什么要紧的,让国相斟酌去办就行了。”蔡公公一边摊开奏折,一边说:“商议好了,南边刘晋来犯,国相让秦季秦将军出征。皇上你瞧了没问题,老奴便盖章了。”

        “盖吧盖吧。”魏王摆手不耐烦说道。

        见蔡公公已然盖好章,也下发给尚书省去办了,魏王说道:“无事便退朝吧。众卿家也辛苦了。朕也有些乏了。”

        贾相走前几步,道:“皇上,还有一事,南边刘晋此次来犯,气势汹汹,加上由晋国四皇子刘峪领兵出征,士气大振,已连下我过徐州两城了!”

        “什么,两城?”魏王突然惊醒,一脸慌张,抓耳挠腮,说:“那贾相……有何计策?”

        贾相义正言辞道:“晋国派皇子出征,我国也应该派皇子应战,这样方能势均力敌,振奋我军士气,不让其他列国看笑话。”

        众臣纷纷响应,“请派三皇子出战,已壮我国军威!”

        宋宣连忙走前,咳嗽连连,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说:“父皇,我体弱多病,实在不宜领军打仗,望父皇另择贤能。”

        魏王忙说:“是啊,你们看他这个样子,还没上马,就要被风吹下来。又怎么上阵杀敌呢?我看还是找别的有才能之人才好。”

        魏王还没说完,贾相连忙打断魏王的话,道:“欸,三皇子殿下过谦了,昨儿二皇子殿下还看见你在练剑,练得还有模有样的,况且你千金之躯的,上到前线自然不会叫你上阵杀敌,不过鼓舞一下我军士兵志气,安慰军心罢了。”

        宋充连忙说:“对对,我昨天看见三弟在练剑来着,练得可好了,我想和他一起练,他还不让我练来着。”

        群臣听到宋充一痴儿说得如此笃定,知道必不会是假话,连忙齐声道:“望皇上顾念大局,派三皇子出征,鼓舞我军士气!”

        宋宣此刻还没想到解围之法,只想到都怪那个刘子钰,无端端教我剑法干嘛,如果不教我剑法,我不练剑,就不会有这些事,叫我上战场,不是等于叫我去送死嘛。

        魏王转脸望向王滨,问:“王卿家认为如何?”

        王滨关切地望着三皇子,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借口妙计,便答道:“出征未尝不可,不过是给底下将士鼓舞士气罢了,只是战场凶险,三皇子千金之躯,又不识武功,必不可以身犯险,亲上战场啊。”

        魏王道:“既如此,宣儿便随秦季将军出征吧!”

        群臣齐喊:“皇上英明!”

        皇上金口一开,宋宣知道此事已无法挽回,只好听天由命了。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97897/97897465/81076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