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梦想并不遥远 > 第11章 第四章步入军营(3)

第11章 第四章步入军营(3)


c、在全师作巡回报告

        在店子村打石头三个月后,我们圆满完成了任务返回了营区。这时我们住进了楼房,一个班集中在一个大房间。回到营区便于管理了一切又走向了正规,内务卫生等各方面都要求严格了。按部队不成文的规定,等到再一批新兵下连后,我们才能晋升为老兵。所以,在没到新兵的这段时间,还是我和另一新兵于桂河表现的机会。由于两个人同为新兵,所以就有了竞争。于桂河小学毕业没啥文化,但老实肯干。每天天不亮他就早早起床,先是打扫楼下的卫生,等起床号后班里同志起来了,再打扫室内。为此,经常“遭到”班长的表扬。这样就显得我很被动,同为新兵,人家表现那么好,就使我脸上有些挂不住。有很多次,晚上睡觉时我想明天一定赶在他前面,可他总比我早。有一次,晚上睡觉我没脱衣服4点钟就起来了,这时天还苍苍的,四周还灰蒙蒙一片。我先把楼前楼后卫生打扫一遍,可看看天太早,班里同志还在睡觉,不能打扫室内,就把其他连的卫生区也打扫了。还是因为太早没人看见,所以也没“遭到”任何表扬。这时,我的心态就有些不平衡。在第二天晚上睡觉前,我把笤帚、拖把都藏了起来,等到天快亮了,我看到早起的于桂河在室内转了一圈又一圈都没找到,就用被子盖住头在里面窃喜。

        后来,这事还是被陈班长知道了,对我进行了批评。教育我要端正思想,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正确对待荣誉,真正提高思想觉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班长的批评教育,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此后,不管表扬不表扬,我坚持到厨房帮厨,打扫公共厕所,到连部掏灰渣,为排长洗衣服等,持之以恒。这样我不但多次受到表扬,还受到了连嘉奖。

        我们排长叫刘国义,湖南常德人。我开始帮他洗衣服,确实并没有想让他知道。每次我都是偷偷拿出来,洗后晾干叠的板板整整再悄悄放回去。没想到后来他还是知道了,他找我谈话说:“以后再不准帮我洗了。你还年轻,多学点东西,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这方面。”

        刘排长的话语重心长、掷地有声,让人深思。

        连队回到营区后,主要担任团礼堂的建设任务。在这个建设任务中,我作为新兵主要任务是为老兵砌好的墙“勾缝”。相对老兵们来说轻松很多。那时团电影组有个广播站,专门播送各单位涌现的好人好事,这样我就把连队“加班加点赶进度,热火朝天盖礼堂”等先进事迹,写成稿子送到电影组。有一天中午,我正在搭的很高的架子上“勾缝”,突然听到广播里传来“下面播送由六连战士梁祖国提供的报道……”后面播的啥,我根本没听进去,激动地我身子一晃差点掉下去。

        从此以后,就在我们团的广播里不断听到我的名字。

        在这这期间,我除了写广播稿外,也偷偷给《前卫报》《解放军报》寄稿了。可一连寄了几十篇都是泥牛入海——没有消息。这样我就经常找团里宣传股负责新闻的郭干事请教。郭干事非常热心,耐心给我讲解辅导,使我进步很大。

        6月份,我经连队推荐参加了全军院校招生考试,因我高中毕业的“水分”很大,结果是我早已预料到的——名落孙山。那次我们团共有5名同志被全军各种院校录取,其中山东两人,江苏三人。据我了解全是高中毕业参加过高考的“大学漏子”。身边战友考取的现实,更进一步增强了我考军校的决心。

        看来我的军校之路还任重道远,必须有一个长远规划才行。连队除了施工外,还要进行政治教育等集体活动,自己支配的时间太少。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想个办法才行。怎么才能有时间学习呢?这时我想到了去喂猪。因为在连队当饲养员比较清闲、业余时间多,许多同志因嫌名声不好听而不愿意去。深思熟虑后,我向连队党支部递交了要求当饲养员的申请书。张以明指导员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找我谈话说:“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你这种不怕吃苦的思想也值得表扬,但当饲养员一般都是老同志,干几年后好给他们解决组织(入党)问题。新同志一般不考虑。”

        此路不通,我该怎么办呢?

        此时,我突然想到4月份的一个晚上,我拿着一篇稿子到宣传股找郭干事请教。走进办公室,发现一个穿着两个兜、比我老的战士趴在桌上写稿子。这时,郭干事给我介绍说:“小梁,这是三营八连的战士张先岭,也是你们山东老乡,比你早入伍一年。因为他在报纸上发表了两篇文章,我们把他调上来当专职报道员。”当时,因为我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文化课上,对郭干事的话也没多想。

        此时,郭干事的话使我幡然醒悟。心想,努力写报道稿,等报纸上发表了,不就能脱离连队到机关当专职报道员了嘛,那不就有时间学习了吗?拿定主意后,我先放下了文化学习,抓住主要矛盾——那就是刻苦钻研新闻写作,争取早日见报。

        1980年12月10日,是我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济南军区《前卫报》三版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不足500字的“处女作”,没想到此后她竟改变了我的一生。

        现摘录如下:

        某团三十名干炊事工作的老战士

        总结经验留给连队

        54573部队某团30名超期服役的炊事员,在即将离开部队的前夕,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写出了40篇炊事工作经验,留给连队。

        四连炊事班长李久生,当了六年炊事员。在这期间,他虚心向老炊事员请教,并先后阅读了《烹调技术》、《中国名菜谱》、《营养学》等十几本有关书籍,还利用探家机会到湖南省的4个著名饭店取经,对烹调技术比较熟练。李久生看到自己快要离开部队了,就抓紧时间总结了6年来的炊事工作经验,并翻阅了40多项技术资料,不顾疲劳,认真编写《野炊》、《粗粮细做》、《烹调》等技术资料和经验体会。六连炊事班长陈成伦对改灶节煤有一些办法。最近他利用业余时间,总结出节煤的经验,传授给同志们。

        (原载《前卫报》1980年12月10日三版)

        我写的稿子见报了,这在连队成了新闻。从连领导到排长、班长都给予了表扬,老乡们也都跑来为我祝贺。我更是激动万分、夜不能寐。那天夜里,我拿着手电在被窝里把第一次变成铅字的文章看了又看,并总结了开始那几十篇稿子石沉大海的原因。

        我写的稿子见报后,多数人给予了称赞,但也遭到一些人的嫉妒和非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红眼病”。有的说“还不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再上一篇看看?”还有的说“这是不务正业,是名利思想在作怪。”出乎他们预料的是,十多天后的12月28日《前卫报》二版,又以“某新兵连建立新兵特长爱好登记卡片”为题,再次刊登了我写的文章。这下在全团引起轰动,一个新兵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连续在报纸上刊登两篇文章,这在全团过去是从没有过的。

        稿子的见报,赶走了心中落榜的阴霾。在我人生发展的道路上又透出了一丝希望的曙光。正在这时,我没想到父亲来部队看我了。亲人相见分外激动,我和父亲在连队的临时来队房里彻夜长谈。原来这次父亲来是有目的:就是原来跟我提过的那个女孩家里又催了,问到底怎么办?你考学又没考上,是否回心转意了?不然人家可不等了。听了父亲的话,我心里就有些气。我从来没答应过什么,更没让人家等。我把我的想法给父亲说了,同时再次表明我现在不找对象的决心。

        如果说过去我对城里的姑娘,没有什么具体印象的话,但我现在确确实实有了。看看团机关的参谋、干事和助理员,还有我们连的排长们,他们个个都找的是城市的姑娘。她们修长的身材,如花似玉的容貌;讲究美艳的穿着,举手投足间的动作,都让一个个青春勃发的男子如痴如醉、遐想无限。我们部队虽然在山沟里,但为什么能吸引这些来自沈阳、石家庄、长沙、大连、青岛等城市美若天仙的女子,踏叠纷来。就因为他们是军官。“家有梧桐树,凤凰自然来”。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军队的政治地位很高,这些漂亮的女子常常因自己找了个军官作对象而倍感自豪和骄傲。那时,我的想法就是不管千难万难一定争取提干,也像这些年轻的军官一样,找一个城市姑娘做媳妇,决不能让我的悲剧在我的下一代重演。

        父亲虽然未能说服我心里自然有些不高兴,但听了连队领导和刘排长对我的介绍,还是心满意足地回去了。

        父亲回去不久,我们师隆重召开了1980年新闻报道总结会。在那次会上,我以“新战士怎么迈好新闻报道第一步”为题作了典型发言。会后,根据师政治部领导的意见,我在师所属的炮团、2团、3团、4团等单位做了巡回报告。

        巡回报告一结束,我就顺其自然地被借调到团政治处当了专职报道员,实现了我原来的设想。

        到了机关,别看我穿的是“两个兜”,但除了工资待遇以外,其他与机关干部一样。工作有专门的办公室,吃饭是机关食堂。并且,机关干部吃饭还花钱买饭票,我因为有伙食费就不用花钱了。因为我是战士,所以领导对我的要求也不像机关干部那样严,工作时间基本上是自己支配。但政治待遇还是享受了,每当到哪个单位采访,人家都高接远迎,热情地介绍“这是政治处的某某”。每当这时,我就想啥时真正成了政治处的人就好了。让我没想到的是若干年后的1994年6月,我调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政治机关——总政治部。

        为了“踢好头三脚”,能在政治处长期干下去,实现我的“既定方针”,我拿出了在连队施工的劲头,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拼命采访、写作。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写的稿子不断见诸报端,有时甚至一个版面就有我的三篇稿子。

        在忙忙碌碌中,又到了6月份考军校的日子。上天好像有意眷顾我,今年的院校招生又有了有利于我的新规定:第一年入伍的不能参加招生考试,以后军校招生都从第二年的优秀战士中选拔。当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是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今年的招生军校考试我少了很多强有力的对手;担忧的是许多今年入伍的新战士就是抱着考军校来的,新的规定对他们肯定是个打击。这在全军肯定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一名新闻报道员,我捕捉到这个信息后,就连夜采访了许多今年想报考军校的新战士,有针对性地写了一篇稿子发往报社,很快在6月7日军区《前卫报》一版重要位置刊登了。这篇报道,对全军区暂时不能报考军校的新战士起到了安抚军心、稳定情绪,鼓舞士气的作用。

        现摘录如下:

        报考条件不够工作干劲不减

        某团320名新战士思想稳定工作积极

        军队院校招收部队学员的新规定下达后,54598部队某团不符合报考条件的新战士,识大体、顾大局,思想稳定,工作积极,努力为连队建设作贡献。

        这个团共有320名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新战士。他们听说去年入伍的新战士,有四名第一年就考取了军队院校,所以,考学的心情非常迫切,不少新战士让家里寄来了高考复习大纲、数理化自学丛书,认真复习,准备报考军队院校。可是,今年军队院校招收部队学员有了新规定:服役满一年以上的优秀正副班长和战士才有条件报考。这一来,许多新战士不能报考了。但他们能正确对待,仍然勤奋工作,斗志不减。一炮连新战士刘坤,入伍前参加地方高考只差六分落榜,现在他已复习完了高中的全部数理化课程。他说:“当兵首先是尽义务,入学是第二位的,这项规定我坚决赞成。”训练中,他发扬“两不怕”的革命精神,苦练苦钻炮兵专业,两次炮兵理论考核都得了满分。他还热情鼓励排里两名符合条件的战士报考,把自己的书全部给他们看,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辅导。五连新战士谭诚胜在学校是有名的数理化尖子,高考期间因病未能参加考试。当今年军队院校招收部队学员的新规定下达后,他各项工作仍扎扎实实,刻苦认真。最近,连队进行射击(第一练习)、投弹、政治、文化四项考核,他都取得了优秀成绩,受到干部战士的称赞。

        (原载济南军区《前卫报》1981年6月7日一版)

        由于我的出色表现,虽然我的预考成绩很不理想,但负责招生考试的团政治处,还是破例让我参加了全军统考,结果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第二次落榜对我打击很大,确实有些灰心丧气了。但想想当兵时的誓言,想想在家庭作为大哥的责任,我深深感到“自古华山一条路”,那就是拼搏进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还得努力,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就永远接受失败。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30863/30863886/92172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