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凌烟阁主 > 第3章 入主中原

第3章 入主中原


一直立于可汗身后的军师裴玄机,冷哼一声:“哼!房谋杜断!贻笑大方也!一个优柔寡断,有谋无勇;一个刚愎自用,有勇无谋。我看不过是自命风流、逞口舌之快的无用书生罢了,若真的对阵沙场,只怕是堪作我王抹剑之用。”

        裴玄机,前朝吏部侍郎裴炬的私生子,出使突厥时与突厥郡主所生。后裴炬接诏还朝,留下母子二人于突厥,野蛮生长。裴玄机从小生长于关外,精武功、擅谋略。

        他口中的无用书生“房杜”则是唐朝著名的两位宰相。中书令房玄龄和兵部尚书杜如晦。二人性格迥异,却能相互补缺,共同辅佐太宗,故被民间传为“前有诸葛孔明,今有房谋杜断。”

        二人虽常年伴随李世民左右,征战南北,却素来以文士身份参政,故常被以为是纸上谈兵、舞文弄墨之流。

        裴玄机从小在马背上熟读经纬韬略,文武兼备,此时将二人视作自恃清高的无用书生,也正代表突厥族将对房杜等文臣谋士的不屑和鄙夷。

        诸将纷纷附和,意兴飞扬。唯有拓跋古和慕容狄两人默然不语。

        颉利可汗察觉有异,皱眉不悦道:“两位卿家是否另有想法?”

        慕容狄肃容禀道:“秦王虽新帝即位,但长安都城固若金汤,唐军猛将骁勇善战,素来彪悍,新帝太宗有勇有谋,加之关中富庶,粮草充盈。今我等倾师南下,劳师动众、敌军却是以逸待劳。

        据微臣所知,大唐诸将中,有南北两位诸侯封王,武功盖世,北阳王魏雄坐镇凉州,一柄神剑“雁翎秋水”雄贯北荒之境,令关内外武林帮派、流氓宵小闻风丧胆,其手下武林高手更是无数。

        南王楚萧坐镇江南,授封楚地襄州,兵多将广,百姓富庶。手中玄铁神剑“天狼”傲视武林,剑气可十丈之外取敌将首级。此人我曾与之有过交手,其神功盖世,至今让微臣心有余悸。

        陛下可观我手中神兵“龙脊”,剑柄处本各有一对龙首,上次交手,被他的天狼神剑于十丈之外以剑气将龙首双双枭去。此将与魏雄二人号称“北熊南豹”,故臣未敢轻敌。”说着慕容狄双手从腰间拔出“龙脊”双刃,递给颉利可汗观瞧。

        颉利可汗只是淡淡瞥过一眼,大手朝他一挥,傲然道:“卿家多虑了,猛将虽猛,尚能与我突厥猛将匹敌否?神兵虽快,且也需神功驾驭。据我所知,经玄武一役,他李世民能用的将士已不足五万,纵使他“北熊南豹”再厉害,能以二人敌我突厥百万大军否?

        “再者,李世民弑杀兄弟,逼父退位,必不足以得民心。失民心者何以得天下助?帝都长安,百姓一向养尊处优,耽于逸乐,武备不修;加上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余党残留从中作梗,如今朕的大军已兵临长安城下,就算各方团结恐亦为时已晚。至于这看似固若金汤的帝都长安,爱卿难道看不见今日我大军临城之势?以我二十万铁骑,只须一马一蹄,便可将长安踏平!”

        慕容狄听罢,不再言语,眼神中抹过一丝忧伤。微微颔首望向远处渭河对岸雄伟的长安都城。待他们攻陷长安,曾经不可战胜的中原汉族将失去最后的根据地,全体沦为亡国之奴,变成被入侵外族统治的臣民。

        ……

        从崇文书院回来,太子承乾就一路黏着这个许久未见的小哥哥,一直跟随送到居住的地方才依依不舍回了太子府。

        管事的太监给主仆二人安排在离太子府一院之隔的“青云阁”中。

        “世子殿下,方才太子已吩咐奴才,务必安排您住这间阁子,说只能殿下您专属。阁中生活所需的各类物什,奴才已经准备齐全。”

        “因太子特地吩咐过老奴,知殿下不用府中女婢仆人伺候,故老奴将殿下的家仆一并安排在阁中偏房居住,以有个照应,还请殿下见谅!”一直保持谦卑姿态的资深太监徐福这一番操作让楚青云有点受宠若惊。

        仆人老黄早早就将铺盖收拾妥当,帮少主铺好被褥。照例和平时在王府上一样,被褥铺在房中地板之上,席地而卧。

        父亲楚萧自他五岁开始,便以席地而卧有助于身体气息运行为由,传授一套气息吐纳心法“御龙决”于他,要求他每日睡前调息运功一柱香时间,以强身健体,楚青云一直坚持至今。

        “闭目冥坐,固静思神;吐纳循环,环抱昆仑……”

        “呜……呜……呜……”

        随着三十里外渭河对岸一声悠长的巨鹿号角声响起,楚青云身体里的气息也开始运转。一院之隔的太子府中,懵懂少年也早已经进入梦乡……

        ……

        太极殿内,灯火通明。太宗双眉紧锁,端坐于九龙案上。

        殿外三人并肩入内,到圣前倏地立定,躬身施礼。

        “爱卿免礼!”李世民霍然起身,挥手免礼。

        “三位爱卿可知今夜急召所为何事?”

        “皇上,渭水之危,臣也已有耳闻,臣愿赴战场,为皇上效犬马之劳!”房玄龄首先开口,语气恳切。

        “微臣也是!”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异口同声,铿锵有力。

        “当下颉利可汗二十万雄兵已直逼渭水北岸,形势危急,三位爱卿可有破解之法?”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长孙无忌与杜如晦又一起望向中书令房玄龄,给了个由他来说的表情。

        房玄龄心领神会,微微颔首道:“自古以来,正义之师乃有道之国伐无道之君。今突厥裹北方蛮夷十二族,雄兵二十万,恃勇而来,无端地攻我大唐,既无道,也无义,更是失去民心。“两国交战。无道必败!”皇上新帝即位,国家初成,百废待兴,但只要皇上诏令天下子民,以有道抗无道,必可保大唐之全。”

        杜如晦拱手施礼,接着说道:“方才房大人所言极是,皇上乃有道之君,率有道之师,行有道之事。然而陛下刚刚即位,举国上下,可用之兵不足五万,可谓兵微将寡。加上隋帝昏庸无道,十年战乱,以致民生凋敝,若此时开战,百姓必遭涂炭,中原汉族恐将岌岌可危!

        微臣认为,突厥虽兵临长安,可却迟迟未见行动,前日泾阳一战,想必是刺探我军虚实,幸好尉迟将军,骁勇御敌,不仅斩落千余首级,还活捉他们先锋将军,彰显了我军威武之师,大挫敌军锐气。据微臣所知,这个阿史德乌没叕是突厥最擅长的就是刺探军情。如此看来,颉利可汗目前对我方实力并不知晓,心存疑虑才屯兵于渭水北岸。微臣认为,不出三日,他们必定还会派使者来与我大唐斡旋,以再次刺探军情,故微臣建议,皇上可以静制动,用疑兵之计破之!”

        太宗听罢,微微点头,又问一旁的长孙无忌道:“将军是什么想法?”


  https://www.bqwxg8.com/wenzhang/72738/72738685/96584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8.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wxg8.com